第一週 | 1 | 相見歡,介紹課程 | 認識老師、同學及課程,簡介三蘆島博物館的概念。 |
第二週 | 2 | 你也可以是人類學家嗎? | 打開人類學的眼睛,生活中處處都是人類學的田野。發現三蘆島之美,體驗生活即文化。 |
第三週 | 3 | 節氣與生活;生活與百工 | 節氣是古人的生活智慧,認識節氣與生活的關係。 |
第四週 | 4 | 島內出走1:認識生活中的百工 | 「百工」這個名詞這幾年變得很夯,傳統工藝受到重視,但是生活裡的百工卻常被我們忽略,如果生活裡沒有鑰匙店、修鞋店、鋁窗店、早餐店、小吃店...我們的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呢?聽聽他們的故事認識生活裡的各行各業。 |
第五週 | 5 | 節氣美食與地方小吃 | 民以食為天,認識節氣與食物之間的關係,以文化的角度認識地方小吃。 |
第六週 | 6 | 島內出走2:記憶中的味道 | 本學期帶同學們認識一家餅鋪如何與生活息息相關,婚喪喜慶,從出生到死亡,少不了的滋味。 |
第七週 | 7 | 巷弄裡的珍寶 | 高手在人間?我們生活周遭有多少奇人軼事,你知道嗎?認識三蘆巷弄裡的珍寶。 |
第八週 | 8 | 神明的生日 | 三蘆島是台灣移民之島的縮影,神明隨著人而遷移,比比皆是,大小宮廟林立,都有著一段人與神明的故事,等你來發掘。 |
第九週 | 9 | 島內出走3:認識蘆洲老聚落 | 角頭與祭祀圈,反映農業時代的聚落生活,適逢保生大帝誕辰,認識蘆洲七角頭。 |
第十週 | 10 | 老屋之美與文資保存 | 老的就是不好?舊的就該淘汰?老建築在都市發展中是最快速被消滅殆盡,與文化保存背道而馳。認識文資保存與都市現代化的關係。 |
第十一週 | 11 | 島內出走4:老屋再生 | 新北市眷村文化園區空軍三重一村,很早就被列入歷史建築,全村完整保留,住戶也全數搬離。 |
第十二週 | 12 | 都市景觀與聚落生活圈 | 你喜歡都市還是農村?都市的樣貌隨著住民改變還是住民隨著都市的樣貌改變?你想要住在甚麼樣的城市? |
第十三週 | 13 | 島內出走5:認識宮廟之美 | 先嗇宮是三重的信仰中心,主神供奉神農大帝,每年在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神農大帝誕辰舉辦遶境祈福活動。 |
第十四週 | 14 | 三蘆島的美麗與哀愁 | 從過去的農耕到七o年代的工商業社會,三蘆島的發展涵納傳統與現代,有哪些美麗與哀愁呢? |
第十五週 | 15 | 島外出走:大稻埕或榮錦時光園區 | 走出三蘆島,尋找連結近親?還是他山之石? |
第十六週 | 16 | 學習成果分享 | 人是文化的載體,也是主體,島上的住民都是主人,不是過客。帶著你的感情物件與其他人分享,增進互為主體的文化理解力,也為學習成果做準備。 |
第十七週 | 17 | 一起去看展 | 依照慣例,每一學期都以一場展覽作為結束。 |